
王乔,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13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等离子体物理博士,2013年-2015年,在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做博士后,2015年回到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任讲师,2017-2018到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有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微纳结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等。
联系方式:wangqiao@dlut.edu.cn

梁瑜章,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传感器、微纳结构空间光场和光谱调控,以及光学和表面等离激元纳米传感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学生培养工作。
教育经历
2016.4-2018.1 南京大学系统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人员
2010.9-2016.4 大连理工大学,硕博连读生,获“光学工程”工学博士学位
2006.9-2010.8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生,获“物理学”理科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0.01-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
2020.01-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副教授
2018.2--2020.12 南京大学“光学工程”,特任副研究员
联系方式:yzliang@dlut.edu.cn

张信普,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6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6年9月加入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入选“雏鹰学者”人才计划,于2018年11月破格评为副教授;2021年1月加入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主要从事纤维集成-微纳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制备、光纤传感技术与应用、特种光纤理论与设计、光学系统设计等相关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在Opt. Lett.、Opt. Express、IEEE/OSA J. Lightwave Tech.、IEEE Photonics Tech. Lett.等本领域主流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累计被引用超过550余次;申请/授权发明专利5项。 光学学会会员、光学工程学会会员、OSA会员;担任物理学报、Opt. Lett.、Opt. Express、IEEE/OSA J. Lightwave Tech.、Sci. Rep.、IEEE Photonics Tech. Lett.、IEEE Photonics J.、JOSAB、Appl. Opt.、Opt. Commun.、 IEEE Sens. J.、Opt. Eng.等SCI期刊审稿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研项目5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四川省创新项目1项;曾获大连理工大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
联系方式:xpzhang_phy@dlut.edu.cn